第(2/3)页 “而柴家铮铮姑娘,闺房里还放置着您的那副甲胄呢,柴夫人也中意公子!” “想来公子您只要说两句话,成就好事便如戳破窗户纸那般简单。” 徐载靖道:“你家公子,如今学业为重!学业不成,能有什么好事?” 青草撇嘴道:“可是公子,咱家大姑爷也是成婚后会试的呀,不照样考中了?” “我没大姐夫那般天赋出众,才思敏捷,自然要多多努力。” “哦!好吧!”青草说着,又快走了几步,看了徐载靖一眼后,说道:“公子,奴婢觉着两位姑娘都好看。” “嗯。”徐载靖点头。 “要是都能娶回家就好了!”青草畅想道。 徐载靖哭笑不得,蹙眉道:“去去去,瞎说什么大话?都是金尊玉贵的高门嫡女,你家公子多大本事,能娶两个?” 青草点头:“也是哦!飞燕姑娘还是皇子的姨妈呢!那.公子就娶一个!” 徐载靖无奈摇头,没有继续搭理青草,迈步朝前走去。 傍晚, 太阳落山后不久,偌大的月亮便从东边缓缓升起。 整个汴京城,到处张灯结彩。 樊楼、潘楼等繁华的街市更是人声鼎沸,位置较高的楼层雅间,此时有钱都订不到。 客人们敞着窗户赏月,这也让各种丝竹管乐之声传到了街上。 今夜月光颇亮,便是不点灯笼也能大概看清街上的情况,不少孩童就在街上结伴玩耍,嬉戏欢笑声不绝于耳。 曲园街上同样如此, 几个年岁不一的孩子们,在侯府两尊石狮子之间奔跑玩闹。 其中有代哥儿、仲哥儿、清姐儿,也有青云的一对儿女。 距离他们不远处的侯府大门口,灯笼下徐载靖脖子上看着宁梅,兴致盎然的看着玩闹的孩子们。 回头看了眼二门方向,瞧着走来的翠蝉,徐载靖喊道:“好了,代哥儿,带着弟弟妹妹们回府了。” “是,小叔!” 代哥儿兴奋的应完,转头喊道:“列队!回府!” “是,将军!” 徐兴仲有模有样的拱手道。 随后,几个孩子们便排着队,步伐整齐的朝院内走去。 徐载靖扛着宁梅走在队尾。 一行队伍走到后院儿,上了赏月的两层木楼队伍都没乱。 “哟,咱家的小将军带兵回府了!”载章笑着道。 正在桌边说话的孙氏等人转头看了过来。 瞧着一行小子姑娘们的模样,众人纷纷笑了起来。 “散了吧!”代哥儿摆手道。 小子姑娘们应是后,纷纷去各找各妈,喝水吃瓜。 徐载靖从肩膀上将小妹卸了下来,看着摆满枣、梨、石榴、葡萄等水果的桌子,单手拿起一个梨子啃了起来。 看到孙氏,宁梅伸手蹬脚吱吱呀呀的叫着人,惹得孙氏将她抱进怀里,贴着脸亲了亲。 另外一边,载章已经已经开始考教侄儿和儿子,背诵包含‘月’字的诗词。 听着两个小孩儿的背诵声,那首‘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’的中秋绝代诗词,从徐载靖心中一闪而过。 没办法,这首词实在太能打,想忘都忘不掉。 但,如今徐载靖自己还未科举入仕,仕途没有开始,更不用说什么不得志,被冷落,心中孤寂思念亲人。 相反,如今徐载靖简在帝心,且与太子赵枋关系极好,父兄也不过一年多未见。 一番赏月闹腾,孩子们到了戌时末(晚九点后),依旧精力旺盛。 “代儿,别闹了!你妹妹都困了。” “仲儿,你过来歇歇。” “娘,我不困。” “哥哥不困,我也不困!” 如此,谢氏和华兰嘱咐劝说了好几会,代哥儿两人依旧疯闹。 看着谢氏和华兰眼睛微眯,拳头逐渐攥紧。 徐载靖朝着兴奋的侄儿们,笑道:“要去城外打马球可是要早起的!明日谁起不来,也就别去了!” “啊?”两个侄儿一下愣住。 “听说明日顾士行也去,你们睡不足,小心骑马打球都比不过人家!”徐载靖继续道。 “母亲!儿子要去洗澡,早早睡觉!”代哥儿扯着谢氏的衣摆说道。 谢氏笑了笑,眼睛不再眯着,松拳变掌抚了抚代哥儿的小脸,道:“走吧。” 华兰搂着儿子,道:“仲儿,明日咱们不去城外,跟着母亲去外祖母家好不好?” “我不!娘,我要和小叔去城外!”徐兴仲摇着华兰,摇头喊道。 “你!听话!”华兰板起脸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