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还没回府?” 老夫人沉吟片刻,摆手道:“算了,自不去管他。” “下午余老大人来咱们家,这么是多么难得的请教机会!” “长枫不在家里请教听讲,他老子都不管,咱们就别多嘴多舌,惹得人家不痛快了!” 床榻边的房妈妈点头道:“是,老太太。” 门扇开合的声音传来, 片刻后, 崔妈妈端着托盘绕过屏风走了过来。 托盘上放着一个药碗,丝丝热气在烛光中还算显眼。 看着老夫人瞬间变苦的蹙眉表情,崔妈妈笑了笑,道:“老太太,咱们把安神的汤剂喝了吧。” 老夫人看了眼房妈妈,语气十分软的说道:“素琴,这两日我觉睡的挺好的,这药咱们就不喝了。” 房妈妈态度坚决的摇头:“老太太,这可不行!万一您半夜醒了,再也睡不着,明日可就一天都没精神了。” 说着,房妈妈朝崔妈妈招手:“端过来吧,老太太肯定能几口就喝完。” 闻言,老夫人眉头皱的更深了。 兴国坊, 齐国公府, 后院儿, 宽敞的书房中,几排书架立在两侧,数支点着的蜡烛将屋子照的还算明亮。 书架旁,书桌后,齐衡呆呆看着手里的毽子。 掂了掂毽子后,不知想到了什么,齐衡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。 “咳,小人见过娘娘。” 书房外间响起了不为的声音。 “衡儿还没睡?” “回娘娘,还没。” 听到对话,齐衡顿时一慌,目光四处乱看了一番后,匆忙的将手里的毽子放进身前的书本里。 等齐衡拿起毛笔装作写字的时候,平宁郡主已经走进了书房中。 齐衡放下毛笔,起身道:“母亲,这么晚了,您怎么过来了?” “我听下人说你书房里还亮着蜡烛,便过来看看。”捧着手炉的平宁郡主边走边说道。 在齐衡对面的椅子上坐下,平宁郡主道:“有什么事儿,这个时辰还不睡?” 齐衡思忖片刻:“母亲,今日余老大人去了盛家,儿子请教了几句后有了些心得。” “哦!”平宁郡主讲暖手炉放在一旁,点头道:“可写在纸上了?” 看了眼身前的白纸,齐衡道:“儿子还在心中回想整理,并未写好。” 平宁郡主笑了笑:“这种心得,还是写下来最好,省的以后忘了!衡儿你能如此上进,我这当娘了也就放心了。” 环顾了一下屋子,平宁郡主继续道:“不为。” 不为走来过,躬身拱手道:“小人在。” “以后小公爷这个时辰还要用功,屋子里决不能只点亮这么几支蜡烛。” “小人明白,以后定然多点几支。” “嗯。”平宁郡主点头,看着齐衡继续道:“衡儿,我今日进宫拜见皇后娘娘,从陛下口中得知,后面两日高句丽使者要在京中游览。” 齐衡点头。 平宁郡主道:“而在高句丽来京的使者中有几个青年,他们有的出身高句丽权臣柳家、崔家等,有的出身高句丽豪商之家。” “为彰显我朝对高句丽的看中,得要几个勋贵家的儿郎陪着,所以为娘就替你求了这差事,也算让你长长见识。” 说着,平宁郡主站起身,道:“本想明日再告诉你的,但见你书房里亮着灯,索性今晚就和你说了。” 齐衡从桌后走了出来,站在平宁郡主身边,道:“母亲,那除了我,还有哪家的子弟?” 平宁郡主道:“还有曹家、高家、子爵李家,拽厥连奴两家的哥儿。” 齐衡点头:“那,是高凛还是高净?” “自然是高凛!高净去年干的那档子事儿,陛下和娘娘还没忘记呢。” 平宁郡主说着就要朝外走去。 “母亲,靖哥儿或者二叔他们不去么?”齐衡追问道。 平宁郡主停下脚步,疑惑的看着齐衡:“衡儿,你问这个干什么?” 齐衡笑了笑:“母亲,有靖哥儿或者二叔他们在,儿子心里更踏实。” 平宁郡主思忖片刻,道:“看这两日他俩有没有空闲吧,要是想陪着,陛下娘娘也不会拦着。” 转过天来, 天空湛蓝晴空万里。 辰时末刻(早九点后) 披着大氅戴着护耳、皮手套的徐载靖,驻马在街口看着阳光下的街景。 今日是开放关扑的最后一天,街上人来人往,各种吆喝叫卖揽客关扑的声音不绝于耳。 间或有关扑成功的高兴喊声,失败的感叹声响起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