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三四天下来,柴铮铮才弄明白,徐载靖出了城,走的安肃门,带着徐家长孙,还带着几匹良驹。 除了良驹,还有一个女子。 这女子柴铮铮认识,家在潘楼正街上。 是教授柴铮铮弓箭技艺的周娘子,以及为什么要带周娘子等等。 这天, 上午时分,天气阴沉,阴云密布。 屋外,带着寒意的北风吹的脸有些疼。 屋内很是暖和,连续喝药身体大好的柴铮铮,喝完药后漱了口,中气十足的问道:“那小子的父亲是谁,可以说了吧?” “是徐侯麾下的亲信尉校,去年战殁了!”云木说道。 柴铮铮脸上的笑容消散,肃穆点头道:“哦!原来如此。” “姑娘,太医院里的女医官来了。”外间,拂衣脆声说道。 “知道了,快请进来吧。”云木回道。 看着柴铮铮,云木继续道:“夫人说,女医官要是诊脉后说您康复了,奴婢也就不用一句句的往外说了。” “真哒?” “嗯!” 主仆两人说话的时候,紫藤走了进来,将手靠近熏炉后说道:“姑娘,闻着外面的味道,好像有些要下雪的样子呢。” 屋内两人点了下头。 不到半个时辰,女医官便给柴铮铮把完脉,开好了食补的方子。 送走女医官,云木看着柴铮铮道:“夫人听说,那位名叫岳飞的小哥,已经住进了勇毅侯府,平日里和徐五公子一般的早起锻炼呢。” “徐家下一辈的两个哥儿,也时常跟着早起。” “锻炼完,徐五公子去上学,那位岳家哥儿则去周家学艺。” 柴铮铮听得直点头,道:“那怎么不直接住到周家?” 云木道:“说是徐家马场大,能兼顾着岳家哥儿习练骑术。” 想着之前去徐家看到的景象,柴铮铮笑道:“也是,京城不同别处,宽敞地方不多。” “姑娘,姑娘!”紫藤有些兴奋的喊声从屋外传来。 云木蹙眉道:“怎么了?瞎咋呼什么?” 紫藤快步走进里间,指着屋外道:“下雪了!” 中午时分, 大雪纷纷而下, 积英巷盛家, 葳蕤轩, 刘妈妈手缩进袖子里,撑着油纸伞走到了门口。 合上纸伞抖了抖上面的落雪,刘妈妈将纸伞递给廊下的女使,撩开棉帘后迈步进屋。 朝着冻得有些难受的手哈了一口气,刘妈妈给王若弗福了一礼,道:“大娘子,奴婢回来了。” 坐在熏炉边喝着茶汤的王若弗点头道:“车队启程了?” “启程了!车把式说,虽然天气恶劣,今日只能在城外的驿站落脚,但时间宽裕不会误了日子。”刘妈妈说道。 闻言,王若弗笑了笑:“这就行!想来母亲收到我的生辰贺礼,一看比姐姐的还好,定然能高兴上一阵子。” 刘妈妈心中虽不认可自家姑娘的说法,但依旧挤出一丝笑容点了下头。 其实,之前在王家待了那么些年,刘妈妈早就看明白了,王老太太最疼爱的,始终是相貌性格行事作风最像她的王若与。 王若弗说完朝着刘妈妈招手:“快来炉子边暖和暖和,手上的冻疮没复发吧?” 刘妈妈笑着摇头:“用了大姑娘从侯府带来的药膏,奴婢这手好多了。” 说着,刘妈妈伸出了自己的双手。 王若弗看完点头感慨道:“这侯府好东西就是多,柏儿用了那药膏之后,这手终于不用冻的跟萝卜似的了。” “对了,这样的天气,不知道学堂里冷不冷!”说着王若弗就要站起身。 刘妈妈赶忙道:“大娘子放心,回院子的时候,奴婢顺路去看了眼,学堂院儿地龙灶口旺得很,不冷的。” “那就行!外面雪还下么?”王若弗说着,将手里的茶盏放到一旁,起身朝门口走去。 “下,还不小呢!”刘妈妈跟在身后道。 走到门口,撩开棉帘,迎着冷风看着银装素裹的院子,王若弗道: “得亏不是今年会试科举!不然,这等天气,柏儿不知道要多吃多少苦头。” “大娘子说的是。要是这么冷的天考试,说不定毛笔都握不住,砚台里的水都要结冰!”刘妈妈说道。 王若弗点点头,看着外面雪景道:“你说的这些还是次要的,最怕鞋底衣服沾了雪之后化成雪水,遭罪不说,还容易染上风寒!” “像之前出城探春,京中多少人家的孩子都被冻的染了风寒。” 说话的时候,有雪花飘到了王若弗身上,刘妈妈伸手帮着扫了扫,道:“是啊!奴婢还听说,有人家的孩子” 王若弗闻言叹了口气,闭上眼双手合十的念叨了几句‘菩萨保佑’。 一旁的刘妈妈也跟着双手合十。 念叨完,王若弗睁开眼,正好看到院子门口,彩环撑着伞提着裙摆朝这边走来。 “不是让你去等着主君么,怎么自己回来了?”王若弗蹙眉问道。 彩环面露难色,道:“大娘子,主君给老夫人请安之后,出了院子就和奴婢说,他有公务在身就先去书房了,晚上您也不用等他。” 王若弗闻言,胸口起伏了几下,恨恨道:“哼!定要是要去林噙霜那个狐媚子那儿!” 说着,一甩袖子,王若弗朝着屋内走去。 刘妈妈朝着彩环摆了摆手,赶忙跟上王若弗。 进到里间, 看着坐在桌边气呼呼捏着手绢儿的王若弗,刘妈妈低声道:“大娘子,奴婢瞧着不是那么一回事儿!” “除了被林噙霜勾搭了去,还有什么别的?”王若弗瞪眼道。 刘妈妈叹了口气:“大娘子,您忘了之前大姑娘回来说的事儿了?” “华儿?她说什么了?”茫然的看着刘妈妈,王若弗想了想,道:“你是说?” 第(2/3)页